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培育企業蓬勃生長的沃土——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線觀察之八
新華社記者
市場,機遇的代名詞,企業的生命線。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市場如水,企業如魚,水活則魚躍。記者在近期采訪中發現,各地各部門打出一系列強基礎、補短板、通梗阻的“組合拳”,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各類經營主體蓬勃生長,推動中國經濟綻放更充沛的活力、收獲更強勁的韌性。
促進競爭,打造公平“大舞臺”
6月10日,浙江蒼南,三澳核電項目建設迎來關鍵節點:1號機組“熱試”圓滿完成,為后期高質量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在這里,民間資本參股核電項目實現“破冰”,占股2%;去年8月,國務院核準包括浙江三澳二期在內的五個核電項目,都引入了民間資本,且參股比例提高到了10%。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有的核電項目民資參股比例已達20%。
“核電‘大門’向民間資本越開越大,不僅給予核電產業鏈民營企業直接投資機會,也有利于整個產業鏈協同發展,有利于促進民間投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充分發揮作用。”參股投資核電項目的民企銀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建新告訴記者。
2%、10%、20%,“民資入核”企業越來越多、參股比例躍升的背后,是市場準入壁壘有效破除、企業動力活力進一步激發。
一張張不斷“瘦身”的清單,展現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前邁進的穩健步伐——
從2018年出臺至今,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歷經4次修訂,事項數量由最初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將限制措施縮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清單越縮越短,市場越放越活。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一批行業龍頭、新晉“黑馬”不斷涌現;前5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18家,同比增長10.4%,中國依然是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
“對于中國為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促進更加一體化的商業環境而出臺的改革舉措,我們非常歡迎。”在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看來,隨著這些改革開放措施切實落地,中國市場的透明度、活力和效率將繼續提升,無疑將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扎根中國的信心。
既要搬開體制機制的“攔路石”,也要消除創業興業的“隱形門”。
“我們公司主業就是幫助中小企業制作標書,從企業經營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給招投標領域帶來了不小的變化。”河南必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席金海說,一些客戶反映隨著強化公平競爭的舉措落實落地,過去競標中一些不合理的資質、業績、獎項要求等被取消,門檻低了、成本降了,市場更加公開透明。
數據印證了企業的感受。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今年1月至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1億元以下的項目民企中標數量占比超80%。
降本增效,增強發展新優勢
走進位于四川省廣安市與重慶市渝北區交界處的川渝高竹新區,連片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體制機制“軟接軌”,過去幾年間這里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實體化運行的省級新區,改革成果不斷涌現,新區發展生機勃勃。
“過去我們辦社保要去廣安鄰水縣城辦,來回得兩個多小時,現在去不遠處的跨省域綜合政務服務大廳就能辦,來回加上辦事也用不了十分鐘,便利了企業經營、降低了成本。”談及改革紅利,新區企業四川勇圖精創汽車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陽煙蕓深有感觸。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各類經營主體意味著什么?
是更暢通的資源配置——
廣州嘉檢醫學檢測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生物醫藥賽道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研發所需資金多、時間長,過去因缺乏抵押物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2024年,獲悉廣州“信易貸”平臺與當地建行聯合打造了“誠信經營貸”產品后,企業嘗試提交了融資申請,成功獲批5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沒想到能這么快批下來,而且貸款額度后續還可以隨著企業發展而提升,這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嘉檢醫學財務總監許周統說。
他口中的“信易貸”是解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一項政策工具。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讓信用好的中小微企業享受更優惠便捷的金融服務。
《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約5500萬家企業注冊并通過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提出融資相關需求。
是更高效的商貿物流——
72小時!這是一杯牛奶從南半球牧場到中國消費者餐桌所需要的時間。
得益于“驗放分離”和“邊檢邊放”的創新監管模式,以及各地暢通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打破市場分割的舉措,新西蘭紐仕蘭乳業的鮮奶產品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并迅速從一二線城市鋪貨到四五線城市。
“中國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務實舉措,給外企投資中國帶來了切實的利好。”紐仕蘭乳業亞太區CEO盛文灝說。
是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最近,刺梨汁、刺梨原漿等產品屢屢成為電商平臺爆款,不少消費者喜歡上了這些源自深山水果的產品。
“上線兩年多,東方甄選刺梨原汁累計售出超1930萬瓶,相當于加工了約1.15億顆刺梨果。”東方甄選有關負責人說,在全國統一大市場框架下,直播電商可以有效解決農產品“賣全國”的痛點,推動區域特色經濟融入國內大循環。
精深加工,產銷銜接,打造品牌……多方共同努力下,刺梨正實現從深山野果向百億產業的蝶變。這也正是各類企業不斷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勝勢的生動寫照。
激勵創新,激發內生新動力
不久前,由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一級動力系統試車;銀河航天組建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構建星地融合5G試驗網絡“小蜘蛛網”……政策暖風吹拂,我國商業航天不斷迎來新突破。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市場準入利好疊加產業鏈協同效應,讓更多企業看到了商業航天領域的機遇,促進了產業快速發展。企業也能更有效地整合全國資源,牽引傳統工業升級,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并惠及區域經濟發展。”銀河航天首席科學家張世杰表示。
作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家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的供應鏈合作企業已經從2018年的100余家拓展到如今的1300余家,正以每3天一顆星的速度編織太空基建網。
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提供了更豐富的創新資源、更多的創新場景、更低的創新成本。
中藥材種子是中藥產業的“芯片”。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高起點發展種業作為提升產業基礎的重要著力點。
與湖南企業合作推進三七分子育種,攜手四川企業開展貝母良種采種和育苗研究,聯合云南農科院進行紅花研究……依托新成立的種業公司,云南白藥與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廣泛合作,促進創新資源集聚,縮短科研攻關周期,助力中藥材產業向新而行。
飛馳在神州大地的“復興號”動車組,一列需要4萬多個零部件,整條產業鏈串聯起6900余家“鏈企”。
“我們對供應商沒有區分國企、民企等,對所有供應鏈上下游經營主體均一視同仁。”中國中車相關負責人表示,順應數字化轉型浪潮,企業構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平臺,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參與中車產業鏈供應鏈建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
“在人力資源流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障礙,期待改革進一步破除各類不公平現象”“希望對新業態新模式更包容,為創新提供成長試錯空間”“要花力氣破除市場準入的‘玻璃門’‘彈簧門’”……采訪中,企業的期待,正是未來改革攻堅的發力點。
錨定方向,篤行不怠。隨著各項舉措落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將更好地集聚資源、激勵創新、升級產業、推動增長,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的信心和底氣,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支撐。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培育企業蓬勃生長的沃土——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線觀察之八
新華社記者
市場,機遇的代名詞,企業的生命線。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市場如水,企業如魚,水活則魚躍。記者在近期采訪中發現,各地各部門打出一系列強基礎、補短板、通梗阻的“組合拳”,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各類經營主體蓬勃生長,推動中國經濟綻放更充沛的活力、收獲更強勁的韌性。
促進競爭,打造公平“大舞臺”
6月10日,浙江蒼南,三澳核電項目建設迎來關鍵節點:1號機組“熱試”圓滿完成,為后期高質量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在這里,民間資本參股核電項目實現“破冰”,占股2%;去年8月,國務院核準包括浙江三澳二期在內的五個核電項目,都引入了民間資本,且參股比例提高到了10%。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有的核電項目民資參股比例已達20%。
“核電‘大門’向民間資本越開越大,不僅給予核電產業鏈民營企業直接投資機會,也有利于整個產業鏈協同發展,有利于促進民間投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充分發揮作用。”參股投資核電項目的民企銀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建新告訴記者。
2%、10%、20%,“民資入核”企業越來越多、參股比例躍升的背后,是市場準入壁壘有效破除、企業動力活力進一步激發。
一張張不斷“瘦身”的清單,展現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前邁進的穩健步伐——
從2018年出臺至今,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歷經4次修訂,事項數量由最初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將限制措施縮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清單越縮越短,市場越放越活。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一批行業龍頭、新晉“黑馬”不斷涌現;前5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18家,同比增長10.4%,中國依然是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
“對于中國為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促進更加一體化的商業環境而出臺的改革舉措,我們非常歡迎。”在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看來,隨著這些改革開放措施切實落地,中國市場的透明度、活力和效率將繼續提升,無疑將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扎根中國的信心。
既要搬開體制機制的“攔路石”,也要消除創業興業的“隱形門”。
“我們公司主業就是幫助中小企業制作標書,從企業經營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給招投標領域帶來了不小的變化。”河南必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席金海說,一些客戶反映隨著強化公平競爭的舉措落實落地,過去競標中一些不合理的資質、業績、獎項要求等被取消,門檻低了、成本降了,市場更加公開透明。
數據印證了企業的感受。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今年1月至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1億元以下的項目民企中標數量占比超80%。
降本增效,增強發展新優勢
走進位于四川省廣安市與重慶市渝北區交界處的川渝高竹新區,連片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體制機制“軟接軌”,過去幾年間這里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實體化運行的省級新區,改革成果不斷涌現,新區發展生機勃勃。
“過去我們辦社保要去廣安鄰水縣城辦,來回得兩個多小時,現在去不遠處的跨省域綜合政務服務大廳就能辦,來回加上辦事也用不了十分鐘,便利了企業經營、降低了成本。”談及改革紅利,新區企業四川勇圖精創汽車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陽煙蕓深有感觸。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各類經營主體意味著什么?
是更暢通的資源配置——
廣州嘉檢醫學檢測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生物醫藥賽道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研發所需資金多、時間長,過去因缺乏抵押物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2024年,獲悉廣州“信易貸”平臺與當地建行聯合打造了“誠信經營貸”產品后,企業嘗試提交了融資申請,成功獲批5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沒想到能這么快批下來,而且貸款額度后續還可以隨著企業發展而提升,這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嘉檢醫學財務總監許周統說。
他口中的“信易貸”是解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一項政策工具。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讓信用好的中小微企業享受更優惠便捷的金融服務。
《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約5500萬家企業注冊并通過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提出融資相關需求。
是更高效的商貿物流——
72小時!這是一杯牛奶從南半球牧場到中國消費者餐桌所需要的時間。
得益于“驗放分離”和“邊檢邊放”的創新監管模式,以及各地暢通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打破市場分割的舉措,新西蘭紐仕蘭乳業的鮮奶產品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并迅速從一二線城市鋪貨到四五線城市。
“中國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務實舉措,給外企投資中國帶來了切實的利好。”紐仕蘭乳業亞太區CEO盛文灝說。
是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最近,刺梨汁、刺梨原漿等產品屢屢成為電商平臺爆款,不少消費者喜歡上了這些源自深山水果的產品。
“上線兩年多,東方甄選刺梨原汁累計售出超1930萬瓶,相當于加工了約1.15億顆刺梨果。”東方甄選有關負責人說,在全國統一大市場框架下,直播電商可以有效解決農產品“賣全國”的痛點,推動區域特色經濟融入國內大循環。
精深加工,產銷銜接,打造品牌……多方共同努力下,刺梨正實現從深山野果向百億產業的蝶變。這也正是各類企業不斷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勝勢的生動寫照。
激勵創新,激發內生新動力
不久前,由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一級動力系統試車;銀河航天組建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構建星地融合5G試驗網絡“小蜘蛛網”……政策暖風吹拂,我國商業航天不斷迎來新突破。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市場準入利好疊加產業鏈協同效應,讓更多企業看到了商業航天領域的機遇,促進了產業快速發展。企業也能更有效地整合全國資源,牽引傳統工業升級,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并惠及區域經濟發展。”銀河航天首席科學家張世杰表示。
作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家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的供應鏈合作企業已經從2018年的100余家拓展到如今的1300余家,正以每3天一顆星的速度編織太空基建網。
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提供了更豐富的創新資源、更多的創新場景、更低的創新成本。
中藥材種子是中藥產業的“芯片”。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高起點發展種業作為提升產業基礎的重要著力點。
與湖南企業合作推進三七分子育種,攜手四川企業開展貝母良種采種和育苗研究,聯合云南農科院進行紅花研究……依托新成立的種業公司,云南白藥與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廣泛合作,促進創新資源集聚,縮短科研攻關周期,助力中藥材產業向新而行。
飛馳在神州大地的“復興號”動車組,一列需要4萬多個零部件,整條產業鏈串聯起6900余家“鏈企”。
“我們對供應商沒有區分國企、民企等,對所有供應鏈上下游經營主體均一視同仁。”中國中車相關負責人表示,順應數字化轉型浪潮,企業構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平臺,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參與中車產業鏈供應鏈建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
“在人力資源流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障礙,期待改革進一步破除各類不公平現象”“希望對新業態新模式更包容,為創新提供成長試錯空間”“要花力氣破除市場準入的‘玻璃門’‘彈簧門’”……采訪中,企業的期待,正是未來改革攻堅的發力點。
錨定方向,篤行不怠。隨著各項舉措落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將更好地集聚資源、激勵創新、升級產業、推動增長,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的信心和底氣,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支撐。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