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樊雪婧
九三閱兵儀式上,新組建的網絡空間部隊首次亮相受閱。恰逢高校陸續迎來開學日,神秘的網絡安全人才隨之成為網友熱議焦點。
“網絡安全人才該怎么培養?”9月6日,鄭州大學2025級新生迎新日,一場關于網絡安全人才的主題沙龍在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火熱進行,現場,家長們的提問聲此起彼伏。
家長匡海龍第一個發問。今年,他的兒子考入信息安全拔尖人才培養“嵩山實驗班”。這也是鄭州大學首次將該班納入高考單列招生計劃,錄取50名大一新生。
“以往面向大一在校生擇優選拔,今年直接通過高考選拔,同時,面向全省開放優質資源,從省內高校選拔20名大一優秀學生進入實驗班跟讀學習。”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林楠介紹,實驗班實施“4+2”本碩貫通培養,學生大四期間同時進行研究生課程,縮短了緊缺人才的培養周期。
隨著網絡空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2021年開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曾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網絡空間安全”被納入《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2025年全國55所高校新增這一專業。
加快步伐、緊跟需求。2017年,鄭州大學積極布局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獲批“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專業;2018年,獲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2022年,獲批“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2024年,獲批“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點……如今,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以網安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為目標,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引導,已形成了實網實戰實操和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的特色鮮明的產學研用人才培養體系。
翻開實驗班的課程表,除了計算機基礎課和網絡安全專業核心課程之外,還能看到信息安全數學、逆向分析技術、嵌入式系統、人工智能等課程。
“跨學科、跨專業屬性決定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不是某個學科專業‘單打獨斗’能夠完成的。”林楠介紹,數學能力和編程能力是優秀網絡安全人才的基本功,而通識教育和多學科交叉創新實踐也是綜合能力培養不可少的一環。
走進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的教學培訓和實網實戰中心,一場網絡安全實戰正在無聲對壘。受訓學生分為紅、藍兩隊,紅隊負責信息收集、邊界突破等模擬攻擊任務,藍隊則負責監測、處置、溯源等安全防護任務。
“依托鄭州大學網絡安全中心,將系統平臺直接應用于教學科研。按照網絡安全攻防實戰能力養成和實網對抗角色,開展實戰型能力訓練。”林楠介紹,創新實踐能力尤為重要,為此,學院與行業頭部企業融合發展,謀劃建設“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校企合作創新研究實驗中心”,建成網絡靶場、漏洞分析等八個校企聯合實驗室,實現了演練融合的開放創新平臺和練戰一體的實訓環境;同時持續深化科教產教協同育人,與網安頭部企業奇安信籌建奇安信研究院,與華為合作共建領先級ICT學院,與網信單位簽訂《訂單式拔尖人才培養備忘錄》,著力培養實戰型網絡安全拔尖人才。
通過建設高水平實戰平臺,支撐教學實訓、網安賽事、攻防演練、科研測試;面向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以及院校提供區域網絡安全服務,培養并儲備護網人才。每年選拔優秀拔尖學生加入實戰工作隊,參加校外實戰訓練并承擔實際攻防任務;多次受邀參加國家、教育部、河南省等重要部門組織的護網行動。
2025年,累計獲得網絡安全相關學科競賽國家級一等獎11項,來自“嵩山實驗班”的2支戰隊分獲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才培養成效不斷凸顯。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浪潮之巔,網絡空間安全已成為時代必答題。鄭州大學校園,一屆屆學生正在通過努力,接過這把守護數字世界的密鑰。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樊雪婧
九三閱兵儀式上,新組建的網絡空間部隊首次亮相受閱。恰逢高校陸續迎來開學日,神秘的網絡安全人才隨之成為網友熱議焦點。
“網絡安全人才該怎么培養?”9月6日,鄭州大學2025級新生迎新日,一場關于網絡安全人才的主題沙龍在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火熱進行,現場,家長們的提問聲此起彼伏。
家長匡海龍第一個發問。今年,他的兒子考入信息安全拔尖人才培養“嵩山實驗班”。這也是鄭州大學首次將該班納入高考單列招生計劃,錄取50名大一新生。
“以往面向大一在校生擇優選拔,今年直接通過高考選拔,同時,面向全省開放優質資源,從省內高校選拔20名大一優秀學生進入實驗班跟讀學習。”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林楠介紹,實驗班實施“4+2”本碩貫通培養,學生大四期間同時進行研究生課程,縮短了緊缺人才的培養周期。
隨著網絡空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2021年開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曾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網絡空間安全”被納入《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2025年全國55所高校新增這一專業。
加快步伐、緊跟需求。2017年,鄭州大學積極布局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獲批“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專業;2018年,獲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2022年,獲批“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2024年,獲批“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點……如今,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以網安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為目標,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引導,已形成了實網實戰實操和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的特色鮮明的產學研用人才培養體系。
翻開實驗班的課程表,除了計算機基礎課和網絡安全專業核心課程之外,還能看到信息安全數學、逆向分析技術、嵌入式系統、人工智能等課程。
“跨學科、跨專業屬性決定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不是某個學科專業‘單打獨斗’能夠完成的。”林楠介紹,數學能力和編程能力是優秀網絡安全人才的基本功,而通識教育和多學科交叉創新實踐也是綜合能力培養不可少的一環。
走進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的教學培訓和實網實戰中心,一場網絡安全實戰正在無聲對壘。受訓學生分為紅、藍兩隊,紅隊負責信息收集、邊界突破等模擬攻擊任務,藍隊則負責監測、處置、溯源等安全防護任務。
“依托鄭州大學網絡安全中心,將系統平臺直接應用于教學科研。按照網絡安全攻防實戰能力養成和實網對抗角色,開展實戰型能力訓練。”林楠介紹,創新實踐能力尤為重要,為此,學院與行業頭部企業融合發展,謀劃建設“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校企合作創新研究實驗中心”,建成網絡靶場、漏洞分析等八個校企聯合實驗室,實現了演練融合的開放創新平臺和練戰一體的實訓環境;同時持續深化科教產教協同育人,與網安頭部企業奇安信籌建奇安信研究院,與華為合作共建領先級ICT學院,與網信單位簽訂《訂單式拔尖人才培養備忘錄》,著力培養實戰型網絡安全拔尖人才。
通過建設高水平實戰平臺,支撐教學實訓、網安賽事、攻防演練、科研測試;面向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以及院校提供區域網絡安全服務,培養并儲備護網人才。每年選拔優秀拔尖學生加入實戰工作隊,參加校外實戰訓練并承擔實際攻防任務;多次受邀參加國家、教育部、河南省等重要部門組織的護網行動。
2025年,累計獲得網絡安全相關學科競賽國家級一等獎11項,來自“嵩山實驗班”的2支戰隊分獲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才培養成效不斷凸顯。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浪潮之巔,網絡空間安全已成為時代必答題。鄭州大學校園,一屆屆學生正在通過努力,接過這把守護數字世界的密鑰。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