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五龍山景區游樂場。
寶泉旅游區祥云觀景平臺。
懸崖上的黃巖根民宿。
南太行成徒步愛好者“天堂”。
□本報記者 趙振杰 王永樂 本報通訊員 楊治國 郭冬青
當傳統景區仍在“門票經濟”中徘徊,輝縣市卻以“雙5A景區”(寶泉、八里溝)為支點,撬動了一場全方位的文旅嬗變驚艷世人:多項懸崖極致體驗破空而出,室內深海潛池落戶太行腹地,不出縣城就能近距離接觸大熊貓,鄉村匹克球場辦起國際賽事……憑借場景革命、跨界融合與服務升維,這座93萬人口的中原縣城正以“黑馬”之姿闖出文旅轉型新路徑。
2024年,輝縣市創下1909萬人次游客接待量、82.76億元旅游收入的驚人紀錄,文旅產業對GDP貢獻率突破10%。從“好山好水好無聊”到“一步一景步步震撼”,從徒步天堂到脫口秀劇場,從滑翔云端到騎馬撒歡,輝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潮”起來,變得越來越好玩。
1 打破“山水審美疲勞”
南太行的崖壁仍是那片崖壁,但輝縣的山水已不再是傳統的山水。
在寶泉崖天下園區,世界落差最大的懸崖過山車正進行測試。鋼軌如游龍盤繞垂直峭壁,軌道離崖面最近處僅1.8米,工程師李振濤告訴記者:“每顆螺栓都經過10萬次疲勞測試!边@種極致追求催生了懸崖蹦極、飛拉達攀巖等13項極限產品,徹底打破“好山好水好無聊”的魔咒,成為游客必去“打卡地”,使景區二次消費占比躍升至65%。
太行山不缺奇峰險壑,缺的是讓山水“開口說話”的密鑰。在寶泉景區建設指揮部,景區負責人張海明指著地圖上的紅藍標記,揭示出破局之道:“我們要把每滴水、每塊石都變成敘事符號!庇谑,懸崖極限體驗產品上線,丹壁懸崖建宿集群落,原本“一眼望穿”的山水,幾年間化作全景沉浸式劇場。
更宏大的世界級景觀在寶泉已然誕生。祥云觀景臺、L形洞穴電梯兩大吉尼斯紀錄創造者與中國首個單體單層最大往復式索道交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震撼”的沉浸式體驗,不斷刷新著游客認知。同時,景區智能霧森系統每日噴涌5℃—8℃冷氣,配贈老冰棍,讓伏天登山需穿外套的“反季節魔法”引爆社交平臺。
張海明介紹,目前寶泉形成了“春賞花、夏戲水、秋拾趣、冬玩雪”的全時體驗鏈,已然步入“沒有淡季,只有旺季、旺旺季”的良性循環,今年7月單月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全年有望突破400萬人次。
把山水資源轉化為消費場景,輝縣思路清晰。五龍山景區CVn-30潛水基地內,90后姑娘陳薇不出河南便體驗了30米深潛的魅力!斑B氣泡聲都被放大,像置身外星海洋”。這套生命支持系統已衍生出水下考古研學、深潛攝影等高端產品,單日營收抵得過傳統景區門票收入。
依托26℃的天然峽谷優勢,關山峽谷漂流成為夏日“爆款”,玻璃水滑道融合速度與視覺刺激。萬仙山則推出了躺平式的“窩囊版”漂流,適合親友組隊,在猝不及防的浪花中收獲清涼。
“漂流可以不用尖叫、不用劃船、不用手忙腳亂,平躺在水面上,像樹葉一樣隨波逐流。”剛在萬仙山景區體驗完“窩囊漂流”的李婉在社交平臺分享她的愜意。
2 “花式”煥新鄉村空間
今年30歲的陳鵬,以前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朝九晚五,辦公室一坐、盯著電腦一整天。他偶爾會感到枯燥、無聊、坐不住。
2024年10月,一次偶然的南太行徒步經歷,讓他打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暗谝淮尉褪请p嶺連穿,雖然累趴了,但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在大自然中隨意撒歡的感覺真好。”
陳鵬所說的雙嶺連穿,指的是輝縣的最高峰十字嶺與山西陵川縣的最高峰王莽嶺之間的徒步路線,這條小道海拔高達1500米,一路上清幽的峽谷、嶙峋的怪石、遍地野花的高山草甸以及喀斯特地貌,云海、日出日落等壯麗景觀一應俱全。
正是因為“雙嶺”穿越的魅力無窮,每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多名戶外愛好者。有人說,沒走過雙嶺穿越線的人不算真正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河南的驢友們更是把這里當作檢驗自己是否成“驢”的標準。
徒步之余,為吸引游客慢下來、坐下來,輝縣市陸續在鄉村打造了一些“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體驗新空間。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正讓輝縣鄉村煥發新生。
在冀屯鎮的匹克球場,白天是村民健身的廣場,入夜后則變身炫光賽場。就在一個月前,亞洲匹克球公開賽在玉米地旁舉辦,空氣中混合著泥土清香與青春荷爾蒙的氣息。目前,冀屯鎮已成功打造全國首個“亞洲匹克球聯盟小鎮”,讓這項新興運動在鄉野間扎根生長。
渴望飛翔的旅人可在兩大滑翔基地實現凌云夢。南太行舒克滑翔營地從海拔960米高的起飛場躍入云霄,820米的飛行落差讓人在風中感受自由真諦。經驗豐富的教練全程操控,甚至會在云端指導拍攝角度,讓新手也能輕松收獲“與藍天同框”的大片。
而薄壁國際滑翔基地則以其平緩開闊的起飛場和頻現的云海奇觀,成為初體驗者的理想選擇——俯瞰間,嶂石巖地貌、原始森林和鑲嵌山谷的薄壁水庫盡收眼底。
在輝縣極玩星球露營基地,騎馬與露營的樂趣完美交融。清晨,陽光穿透薄霧灑向山野,游客跨上駿馬,沿著蜿蜒的小道緩行,馬蹄聲與鳥鳴交織,掠過山林與草甸;午后,營地帳篷錯落支起,天幕下擺開野餐墊,烤肉香氣與咖啡香彌漫,孩子們追逐嬉戲,大人們則圍坐暢談。
夕陽西沉,散落山間的民宿點亮溫暖燈火。日前,全省“文化進民宿”活動在寶泉旅游區黃巖根民宿啟動,剪紙、太行柴瓷等工藝與山水畫廊交相輝映;沙窯鄉新莊村由西安美院師生設計的“石屋公社”顛覆傳統邏輯,村民趙大爺的廚房變身共享餐吧:“上海客人學做咸米飯,韓國團游客體驗打香篆,昨晚光賣香粉就賺了三百元。”當“睡一晚”升級為“學一手”,山居時光被賦予了文化傳承的全新意義。
南太行咖啡學院通過“賽事引流+民宿聯動”形成“咖啡旅居”新場景。創始人張建輝的理念是:“讓游客不僅是帶走一杯咖啡,更要留下對太行山的美好記憶!
在這里,南太行咖啡學院飄散的醇香與滑翔傘劃過的弧線,古老石屋與熒光球場,鑿山精神與潮流運動,共同編織出一幅動靜相宜、古今交融的鄉村新畫卷。
3 實力“寵客”美譽“加甜”
流量時代,“寵粉”就是生產力。輝縣深諳此道。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上的南太行,正被年輕人以獨特方式重新解讀:“這么美的風景不在書里,而在我腳下”“如果你最近不太行,就去太行山變成‘行人’”……各種冷幽默段子頻上熱搜。
交通格局的巨變讓南太行就在腳下。新晉高速開通后,“峽谷林立”變“高速平原”,八里溝、萬仙山、寶泉等景區實現“無縫銜接”!6個高速口、1小時交通圈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現實,”輝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張進朝介紹,全域2107公里公路如動脈鋪展,108公里高速公路貫通南北,1689.3公里農村公路深達鄉野。
智慧服務精準至分鐘!安荚O137個物聯感知設備,游客從高鐵站到任一景區誤差不超過5分鐘!陛x縣市交通局局長王志強表示,這套“旅游神經網絡”使旺季交通投訴率下降92%。
景區更是“寵粉”到位。寶泉景區將排隊通道變為歡樂舞臺,搭建休閑座椅和電視大屏,策劃魔術、雜技等互動演出,讓等待成為享受。八里溝推出速通VIP服務,商務車接送+專屬管家陪同,免排隊、定制路線、避開人潮。
甚至拍照都成為服務內容。寶泉旅游區直接搭建巨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模型,手把手幫游客尋找最佳機位:“不僅要拍出太行氣勢,更要記錄情感共鳴!边@些暖心細節讓輝縣在社交平臺頻獲“寵客”美譽。
“在輝縣,景區不掃興,城市像老友!币晃煌讲綈酆谜叩莱鲇慰蛡兊男穆。被游客稱為河南最良心、最寵顧客的寶藏景區的五龍山更是推出了豐富多樣的演藝和NPC互動,讓游客情緒值拉滿。
美食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體驗。在輝縣,萬物皆可糖醋味,麻辣燙也不例外。美食達人烏啦啦半年前打卡輝縣美食,連發多條視頻,大贊不已。其中,“吃一口好通透”“五塊錢的餅目前是無敵的”以及“吃得身上暖洋洋,吃得心里亮堂堂”等贊譽之詞頻頻出現,這讓輝縣“香香市糖醋縣”的美譽更加“甜”。
吃完以后如果你還覺得少點啥,輝縣還在每周末為游客們準備了一場長達90分鐘的“笑果”盛宴——脫口秀專場演出,讓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沉浸式體驗喜劇的即時魅力。游客袁瑩觀看后感慨:“來輝縣玩,身心通透,演員們的段子既扎心又溫暖,原來生活中的小煩惱也能用笑聲化解!
為什么是輝縣?答案藏在歷史與創新的交響中。輝縣市委書記李繼游介紹:“600年前中原第一玩景古村輝縣市孟莊鎮南陳馬村便以‘雅玩’聞名,文人墨客在此吟詠山水。”今天的輝縣,將這種“玩”的精神升華為產業創新哲學——以懸崖為舞臺,以溪流為紐帶,用世界級場景重塑空間維度,用跨界融合拓展產業邊界,用情感服務深化體驗深度。
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從地理屏障到情感紐帶,輝縣的實踐證明:文旅的本質不是販賣風景,而是創造共情與感動。當每一塊太行巖都成為沉浸式舞臺,每一條山溪都流淌共情式服務,“詩與遠方”便不再是遙遠理想,而是可觸可感的溫暖現實。這座曾以“戰天斗地”聞名的城市,正用最現代的敘事重構山河,為中國縣域文旅轉型提供一場生動的“輝縣實踐”。
夜幕下的回龍掛壁公路,北斗衛星為最后一批徒步者導航。懸崖酒吧里,德國背包客安娜在留言墻寫下:“這里的石頭會呼吸!被蛟S,這正是輝縣文旅實驗的終極隱喻——當八百里太行從地理屏障蛻變為情感紐帶,山間仿佛氤氳升騰起一個資源型縣域向高附加值產業躍遷的熾熱決心。
記者手記
從“造景”到“造境”
□本報記者 王永樂
走訪輝縣,與其說是一次采訪,不如說是一場關于文旅轉型的沉浸式課堂體驗。這座豫北小城以“雙5A景區”為支點,撬動的不僅是游客量1909萬人次、旅游收入82.76億元的驚人數據,更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文旅發展哲學:山水不再是靜默的風景,而是可感、可玩、可共鳴的敘事主體。
輝縣的蛻變,首先源于一場“場景革命”。在寶泉崖天下,世界落差最大的懸崖過山車、吉尼斯紀錄的祥云觀景臺、L型洞穴電梯,不再是簡單的設施堆砌,而是將自然稟賦轉化為情感體驗的精密設計。更妙的是,智能霧森系統噴涌冷氣配贈老冰棍的“反季節魔法”,讓自然山水與人性服務無縫銜接,重新定義了“山水審美”。
鄉村空間的“花式煥新”更令人驚嘆。匹克球場從村民廣場變身國際賽場,滑翔基地讓凌云之夢照進現實,石屋公社里村民的廚房成了共享餐吧——這些跨界融合并非生硬嫁接,而是基于在地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這些實踐說明,鄉村振興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讓傳統與現代在碰撞中共生共榮。
輝縣最動人的,是其“寵客”的誠意與智慧。從精準至分鐘的交通導航系統,到將排隊通道變為互動舞臺的暖心設計,甚至手把手幫游客尋找最佳拍照機位的細節,無不體現“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升維。這里的美食萬物皆可糖醋味,這里的夜晚有脫口秀專場消解疲憊——文旅創造感動,而感動藏于每一處細微的共情。
輝縣的啟示或許在于,文旅轉型并非資源稟賦的競賽,而是認知維度的突破。它用懸崖舞臺、深潛秘境、鄉村賽場告訴我們,當山水被賦予敘事的能力,當服務滲透至情感的縫隙,“詩與遠方”便能跨越地理屏障,成為觸手可及的溫度,人潮也就會逆流而歸。這座小城,正為中國縣域文旅書寫著一份兼具想象力與執行力的生動答卷。
本版圖片均由輝縣市委宣傳部提供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五龍山景區游樂場。
寶泉旅游區祥云觀景平臺。
懸崖上的黃巖根民宿。
南太行成徒步愛好者“天堂”。
□本報記者 趙振杰 王永樂 本報通訊員 楊治國 郭冬青
當傳統景區仍在“門票經濟”中徘徊,輝縣市卻以“雙5A景區”(寶泉、八里溝)為支點,撬動了一場全方位的文旅嬗變驚艷世人:多項懸崖極致體驗破空而出,室內深海潛池落戶太行腹地,不出縣城就能近距離接觸大熊貓,鄉村匹克球場辦起國際賽事……憑借場景革命、跨界融合與服務升維,這座93萬人口的中原縣城正以“黑馬”之姿闖出文旅轉型新路徑。
2024年,輝縣市創下1909萬人次游客接待量、82.76億元旅游收入的驚人紀錄,文旅產業對GDP貢獻率突破10%。從“好山好水好無聊”到“一步一景步步震撼”,從徒步天堂到脫口秀劇場,從滑翔云端到騎馬撒歡,輝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潮”起來,變得越來越好玩。
1 打破“山水審美疲勞”
南太行的崖壁仍是那片崖壁,但輝縣的山水已不再是傳統的山水。
在寶泉崖天下園區,世界落差最大的懸崖過山車正進行測試。鋼軌如游龍盤繞垂直峭壁,軌道離崖面最近處僅1.8米,工程師李振濤告訴記者:“每顆螺栓都經過10萬次疲勞測試。”這種極致追求催生了懸崖蹦極、飛拉達攀巖等13項極限產品,徹底打破“好山好水好無聊”的魔咒,成為游客必去“打卡地”,使景區二次消費占比躍升至65%。
太行山不缺奇峰險壑,缺的是讓山水“開口說話”的密鑰。在寶泉景區建設指揮部,景區負責人張海明指著地圖上的紅藍標記,揭示出破局之道:“我們要把每滴水、每塊石都變成敘事符號。”于是,懸崖極限體驗產品上線,丹壁懸崖建宿集群落,原本“一眼望穿”的山水,幾年間化作全景沉浸式劇場。
更宏大的世界級景觀在寶泉已然誕生。祥云觀景臺、L形洞穴電梯兩大吉尼斯紀錄創造者與中國首個單體單層最大往復式索道交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震撼”的沉浸式體驗,不斷刷新著游客認知。同時,景區智能霧森系統每日噴涌5℃—8℃冷氣,配贈老冰棍,讓伏天登山需穿外套的“反季節魔法”引爆社交平臺。
張海明介紹,目前寶泉形成了“春賞花、夏戲水、秋拾趣、冬玩雪”的全時體驗鏈,已然步入“沒有淡季,只有旺季、旺旺季”的良性循環,今年7月單月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全年有望突破400萬人次。
把山水資源轉化為消費場景,輝縣思路清晰。五龍山景區CVn-30潛水基地內,90后姑娘陳薇不出河南便體驗了30米深潛的魅力!斑B氣泡聲都被放大,像置身外星海洋”。這套生命支持系統已衍生出水下考古研學、深潛攝影等高端產品,單日營收抵得過傳統景區門票收入。
依托26℃的天然峽谷優勢,關山峽谷漂流成為夏日“爆款”,玻璃水滑道融合速度與視覺刺激。萬仙山則推出了躺平式的“窩囊版”漂流,適合親友組隊,在猝不及防的浪花中收獲清涼。
“漂流可以不用尖叫、不用劃船、不用手忙腳亂,平躺在水面上,像樹葉一樣隨波逐流!眲傇谌f仙山景區體驗完“窩囊漂流”的李婉在社交平臺分享她的愜意。
2 “花式”煥新鄉村空間
今年30歲的陳鵬,以前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朝九晚五,辦公室一坐、盯著電腦一整天。他偶爾會感到枯燥、無聊、坐不住。
2024年10月,一次偶然的南太行徒步經歷,讓他打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第一次就是雙嶺連穿,雖然累趴了,但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在大自然中隨意撒歡的感覺真好!
陳鵬所說的雙嶺連穿,指的是輝縣的最高峰十字嶺與山西陵川縣的最高峰王莽嶺之間的徒步路線,這條小道海拔高達1500米,一路上清幽的峽谷、嶙峋的怪石、遍地野花的高山草甸以及喀斯特地貌,云海、日出日落等壯麗景觀一應俱全。
正是因為“雙嶺”穿越的魅力無窮,每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多名戶外愛好者。有人說,沒走過雙嶺穿越線的人不算真正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河南的驢友們更是把這里當作檢驗自己是否成“驢”的標準。
徒步之余,為吸引游客慢下來、坐下來,輝縣市陸續在鄉村打造了一些“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體驗新空間。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正讓輝縣鄉村煥發新生。
在冀屯鎮的匹克球場,白天是村民健身的廣場,入夜后則變身炫光賽場。就在一個月前,亞洲匹克球公開賽在玉米地旁舉辦,空氣中混合著泥土清香與青春荷爾蒙的氣息。目前,冀屯鎮已成功打造全國首個“亞洲匹克球聯盟小鎮”,讓這項新興運動在鄉野間扎根生長。
渴望飛翔的旅人可在兩大滑翔基地實現凌云夢。南太行舒克滑翔營地從海拔960米高的起飛場躍入云霄,820米的飛行落差讓人在風中感受自由真諦。經驗豐富的教練全程操控,甚至會在云端指導拍攝角度,讓新手也能輕松收獲“與藍天同框”的大片。
而薄壁國際滑翔基地則以其平緩開闊的起飛場和頻現的云海奇觀,成為初體驗者的理想選擇——俯瞰間,嶂石巖地貌、原始森林和鑲嵌山谷的薄壁水庫盡收眼底。
在輝縣極玩星球露營基地,騎馬與露營的樂趣完美交融。清晨,陽光穿透薄霧灑向山野,游客跨上駿馬,沿著蜿蜒的小道緩行,馬蹄聲與鳥鳴交織,掠過山林與草甸;午后,營地帳篷錯落支起,天幕下擺開野餐墊,烤肉香氣與咖啡香彌漫,孩子們追逐嬉戲,大人們則圍坐暢談。
夕陽西沉,散落山間的民宿點亮溫暖燈火。日前,全省“文化進民宿”活動在寶泉旅游區黃巖根民宿啟動,剪紙、太行柴瓷等工藝與山水畫廊交相輝映;沙窯鄉新莊村由西安美院師生設計的“石屋公社”顛覆傳統邏輯,村民趙大爺的廚房變身共享餐吧:“上?腿藢W做咸米飯,韓國團游客體驗打香篆,昨晚光賣香粉就賺了三百元。”當“睡一晚”升級為“學一手”,山居時光被賦予了文化傳承的全新意義。
南太行咖啡學院通過“賽事引流+民宿聯動”形成“咖啡旅居”新場景。創始人張建輝的理念是:“讓游客不僅是帶走一杯咖啡,更要留下對太行山的美好記憶!
在這里,南太行咖啡學院飄散的醇香與滑翔傘劃過的弧線,古老石屋與熒光球場,鑿山精神與潮流運動,共同編織出一幅動靜相宜、古今交融的鄉村新畫卷。
3 實力“寵客”美譽“加甜”
流量時代,“寵粉”就是生產力。輝縣深諳此道。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上的南太行,正被年輕人以獨特方式重新解讀:“這么美的風景不在書里,而在我腳下”“如果你最近不太行,就去太行山變成‘行人’”……各種冷幽默段子頻上熱搜。
交通格局的巨變讓南太行就在腳下。新晉高速開通后,“峽谷林立”變“高速平原”,八里溝、萬仙山、寶泉等景區實現“無縫銜接”!6個高速口、1小時交通圈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現實,”輝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張進朝介紹,全域2107公里公路如動脈鋪展,108公里高速公路貫通南北,1689.3公里農村公路深達鄉野。
智慧服務精準至分鐘!安荚O137個物聯感知設備,游客從高鐵站到任一景區誤差不超過5分鐘。”輝縣市交通局局長王志強表示,這套“旅游神經網絡”使旺季交通投訴率下降92%。
景區更是“寵粉”到位。寶泉景區將排隊通道變為歡樂舞臺,搭建休閑座椅和電視大屏,策劃魔術、雜技等互動演出,讓等待成為享受。八里溝推出速通VIP服務,商務車接送+專屬管家陪同,免排隊、定制路線、避開人潮。
甚至拍照都成為服務內容。寶泉旅游區直接搭建巨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模型,手把手幫游客尋找最佳機位:“不僅要拍出太行氣勢,更要記錄情感共鳴!边@些暖心細節讓輝縣在社交平臺頻獲“寵客”美譽。
“在輝縣,景區不掃興,城市像老友!币晃煌讲綈酆谜叩莱鲇慰蛡兊男穆暋1挥慰头Q為河南最良心、最寵顧客的寶藏景區的五龍山更是推出了豐富多樣的演藝和NPC互動,讓游客情緒值拉滿。
美食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體驗。在輝縣,萬物皆可糖醋味,麻辣燙也不例外。美食達人烏啦啦半年前打卡輝縣美食,連發多條視頻,大贊不已。其中,“吃一口好通透”“五塊錢的餅目前是無敵的”以及“吃得身上暖洋洋,吃得心里亮堂堂”等贊譽之詞頻頻出現,這讓輝縣“香香市糖醋縣”的美譽更加“甜”。
吃完以后如果你還覺得少點啥,輝縣還在每周末為游客們準備了一場長達90分鐘的“笑果”盛宴——脫口秀專場演出,讓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沉浸式體驗喜劇的即時魅力。游客袁瑩觀看后感慨:“來輝縣玩,身心通透,演員們的段子既扎心又溫暖,原來生活中的小煩惱也能用笑聲化解!
為什么是輝縣?答案藏在歷史與創新的交響中。輝縣市委書記李繼游介紹:“600年前中原第一玩景古村輝縣市孟莊鎮南陳馬村便以‘雅玩’聞名,文人墨客在此吟詠山水。”今天的輝縣,將這種“玩”的精神升華為產業創新哲學——以懸崖為舞臺,以溪流為紐帶,用世界級場景重塑空間維度,用跨界融合拓展產業邊界,用情感服務深化體驗深度。
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從地理屏障到情感紐帶,輝縣的實踐證明:文旅的本質不是販賣風景,而是創造共情與感動。當每一塊太行巖都成為沉浸式舞臺,每一條山溪都流淌共情式服務,“詩與遠方”便不再是遙遠理想,而是可觸可感的溫暖現實。這座曾以“戰天斗地”聞名的城市,正用最現代的敘事重構山河,為中國縣域文旅轉型提供一場生動的“輝縣實踐”。
夜幕下的回龍掛壁公路,北斗衛星為最后一批徒步者導航。懸崖酒吧里,德國背包客安娜在留言墻寫下:“這里的石頭會呼吸。”或許,這正是輝縣文旅實驗的終極隱喻——當八百里太行從地理屏障蛻變為情感紐帶,山間仿佛氤氳升騰起一個資源型縣域向高附加值產業躍遷的熾熱決心。
記者手記
從“造景”到“造境”
□本報記者 王永樂
走訪輝縣,與其說是一次采訪,不如說是一場關于文旅轉型的沉浸式課堂體驗。這座豫北小城以“雙5A景區”為支點,撬動的不僅是游客量1909萬人次、旅游收入82.76億元的驚人數據,更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文旅發展哲學:山水不再是靜默的風景,而是可感、可玩、可共鳴的敘事主體。
輝縣的蛻變,首先源于一場“場景革命”。在寶泉崖天下,世界落差最大的懸崖過山車、吉尼斯紀錄的祥云觀景臺、L型洞穴電梯,不再是簡單的設施堆砌,而是將自然稟賦轉化為情感體驗的精密設計。更妙的是,智能霧森系統噴涌冷氣配贈老冰棍的“反季節魔法”,讓自然山水與人性服務無縫銜接,重新定義了“山水審美”。
鄉村空間的“花式煥新”更令人驚嘆。匹克球場從村民廣場變身國際賽場,滑翔基地讓凌云之夢照進現實,石屋公社里村民的廚房成了共享餐吧——這些跨界融合并非生硬嫁接,而是基于在地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這些實踐說明,鄉村振興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讓傳統與現代在碰撞中共生共榮。
輝縣最動人的,是其“寵客”的誠意與智慧。從精準至分鐘的交通導航系統,到將排隊通道變為互動舞臺的暖心設計,甚至手把手幫游客尋找最佳拍照機位的細節,無不體現“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升維。這里的美食萬物皆可糖醋味,這里的夜晚有脫口秀專場消解疲憊——文旅創造感動,而感動藏于每一處細微的共情。
輝縣的啟示或許在于,文旅轉型并非資源稟賦的競賽,而是認知維度的突破。它用懸崖舞臺、深潛秘境、鄉村賽場告訴我們,當山水被賦予敘事的能力,當服務滲透至情感的縫隙,“詩與遠方”便能跨越地理屏障,成為觸手可及的溫度,人潮也就會逆流而歸。這座小城,正為中國縣域文旅書寫著一份兼具想象力與執行力的生動答卷。
本版圖片均由輝縣市委宣傳部提供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