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7月11日,河南能源焦煤集團救護大隊二中隊技術員杜四平收到了焦作市檔案館出具的收藏證書。
收藏證書的內容是:“杜四平先生,您為原捐贈我館的楊介人與周恩來同志的合影照片,進一步核實了其中每個人的姓名信息,擴大了合影照片的信息含量。特發此證,以致謝忱。”
楊介人(1899-1936年),原名楊介臣,字廉泉,沁陽崇義村人,中共早期黨員和革命先驅者。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楊介人于1919年12月9日乘坐法國“司芬克斯號”客輪赴法勤工儉學,是河南留法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23年2月,楊介人成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一員,與趙世炎、周恩來、蕭樸生一起,參加了旅歐少年共產黨在巴黎西郊召開的臨時代表大會,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年年底,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深造。1925年秋回國,楊介臣負責豫北地區的工運、農運和學運工作,全身心地投入革命。1932年年底,楊介人在天津領導工人運動時,不幸被捕。1936年12月23日凌晨,領導參與共產黨獄中支部組織的越獄暴動,失敗被捕,12月30日被殺害于國民黨保定監獄,時年37歲。1938年初,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聞此噩耗,深表震驚和痛惜。1946年春,沁陽縣人民政府追認楊介人為革命烈士。2009年9月,楊介人被評選為河南省“6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烈楊介人的一生短暫卻充滿革命激情。在安陽、新鄉、焦作等河南多地留下了他戰斗的足跡,一封從法國寄來的寫給母親、妻子的家書,讀之感人至深。
完善紅色檔案資料,讓紅色精神永存。多年來,我市一批地方歷史研究者持續追尋英烈足跡,為尋找一張老照片、整理一段史料,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今年清明節期間,焦作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退休干部王明喜在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參觀時,意外發現了1923年2月拍攝的旅歐少年共產黨臨時代表大會合影照,沁陽烈士楊介人位列其中。在征求紀念館工作人員同意后,他對這幅珍貴的照片進行了翻拍,并與焦作市檔案館取得了聯系,表明了捐贈意愿。市檔案館在對照片的來源、真實性和保存價值等信息進行鑒定后,將該照片作為紅色檔案史料收藏,這是該館第一張關于楊介人與周恩來的合影照片。今年4月28日,焦作市檔案館為王明喜出具了收藏證書。
然而,王明喜仍有一個小遺憾,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所藏老照片并未標注照片上的全部人員信息。王明喜認為,了解與楊介人合照的其他人員信息,是了解楊介人革命歷程的重要內容。
今年7月9日,好友杜四平到天津探親,王明喜得知后,希望他到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了解照片具體信息。當天,杜四平便帶著王明喜提供的資料到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他把此事反映給紀念館工作人員,求助查找資料,而次日工作人員并未查找到照片的相關信息。不過,他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2022年7月,紀念館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聯合舉辦的“尋路法蘭西——中共旅歐支部史料展”中有這張歷史照片,并且詳細介紹了當時的一些具體情況。杜四平聽后大喜,連忙拜托工作人員調閱三年前的展覽信息。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專家龐躍得知此事后,立即與河北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聯系。經信息反復核對,次日,龐躍將照片電子版和圖片說明提供給了杜四平。
一張老照片將我們的記憶拉回百年前的烽火歲月,一張老照片再次讓我們看到,正是有了像楊介人一樣的英烈無懼犧牲,才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
尋找是為了紀念,也是為了今天講好“焦作故事”。
記者 王瑋萱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許 凌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王經東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7月11日,河南能源焦煤集團救護大隊二中隊技術員杜四平收到了焦作市檔案館出具的收藏證書。
收藏證書的內容是:“杜四平先生,您為原捐贈我館的楊介人與周恩來同志的合影照片,進一步核實了其中每個人的姓名信息,擴大了合影照片的信息含量。特發此證,以致謝忱。”
楊介人(1899-1936年),原名楊介臣,字廉泉,沁陽崇義村人,中共早期黨員和革命先驅者。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楊介人于1919年12月9日乘坐法國“司芬克斯號”客輪赴法勤工儉學,是河南留法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23年2月,楊介人成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一員,與趙世炎、周恩來、蕭樸生一起,參加了旅歐少年共產黨在巴黎西郊召開的臨時代表大會,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年年底,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深造。1925年秋回國,楊介臣負責豫北地區的工運、農運和學運工作,全身心地投入革命。1932年年底,楊介人在天津領導工人運動時,不幸被捕。1936年12月23日凌晨,領導參與共產黨獄中支部組織的越獄暴動,失敗被捕,12月30日被殺害于國民黨保定監獄,時年37歲。1938年初,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聞此噩耗,深表震驚和痛惜。1946年春,沁陽縣人民政府追認楊介人為革命烈士。2009年9月,楊介人被評選為河南省“6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烈楊介人的一生短暫卻充滿革命激情。在安陽、新鄉、焦作等河南多地留下了他戰斗的足跡,一封從法國寄來的寫給母親、妻子的家書,讀之感人至深。
完善紅色檔案資料,讓紅色精神永存。多年來,我市一批地方歷史研究者持續追尋英烈足跡,為尋找一張老照片、整理一段史料,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今年清明節期間,焦作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退休干部王明喜在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參觀時,意外發現了1923年2月拍攝的旅歐少年共產黨臨時代表大會合影照,沁陽烈士楊介人位列其中。在征求紀念館工作人員同意后,他對這幅珍貴的照片進行了翻拍,并與焦作市檔案館取得了聯系,表明了捐贈意愿。市檔案館在對照片的來源、真實性和保存價值等信息進行鑒定后,將該照片作為紅色檔案史料收藏,這是該館第一張關于楊介人與周恩來的合影照片。今年4月28日,焦作市檔案館為王明喜出具了收藏證書。
然而,王明喜仍有一個小遺憾,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所藏老照片并未標注照片上的全部人員信息。王明喜認為,了解與楊介人合照的其他人員信息,是了解楊介人革命歷程的重要內容。
今年7月9日,好友杜四平到天津探親,王明喜得知后,希望他到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了解照片具體信息。當天,杜四平便帶著王明喜提供的資料到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他把此事反映給紀念館工作人員,求助查找資料,而次日工作人員并未查找到照片的相關信息。不過,他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2022年7月,紀念館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聯合舉辦的“尋路法蘭西——中共旅歐支部史料展”中有這張歷史照片,并且詳細介紹了當時的一些具體情況。杜四平聽后大喜,連忙拜托工作人員調閱三年前的展覽信息。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專家龐躍得知此事后,立即與河北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聯系。經信息反復核對,次日,龐躍將照片電子版和圖片說明提供給了杜四平。
一張老照片將我們的記憶拉回百年前的烽火歲月,一張老照片再次讓我們看到,正是有了像楊介人一樣的英烈無懼犧牲,才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
尋找是為了紀念,也是為了今天講好“焦作故事”。
記者 王瑋萱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許 凌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王經東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