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加強誣告行為治理,對失實檢舉控告及時予以澄清,向誣告者亮劍、為干事者撐腰。
近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推動構建嚴懲誣告陷害、及時澄清正名、暖心回訪教育工作閉環,依規依紀依法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益,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著力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為盡責者負責,為探路者護航,讓有為者有位”的良好氛圍。
抓實專項行動 嚴懲誣告陷害
“這是嚴禁誣告陷害告知書,請您認真閱讀并簽字……”在焦作市紀委監委信訪室,工作人員正對來訪群眾進行訪前告知。
只見告知書上第一條就明確寫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監察對象的,依法予以處理。
告知來訪者注意事項,引導群眾依法理性反映問題,是焦作市紀委監委從源頭預防誤告、錯告、誣告等情況發生的一項具體舉措。
近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懲治誣告陷害行為的關口前移,在信訪舉報中心滾動播放懲治誣告陷害相關制度規定和案例宣傳視頻,制作信訪舉報誣告陷害告知書,明確信訪人權利、義務、法律責任及誣告陷害行為具體情形,并向每一名來訪人發放告知,進一步規范信訪舉報秩序,旗幟鮮明向誣告陷害者亮明態度。
“誣告陷害行為不僅嚴重干擾信訪舉報秩序,浪費執紀執法資源,污染社會風氣,更會極大挫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焦作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焦作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省紀委監委部署要求,持續深入開展懲治誣告陷害行為專項行動,聯合組織、公安、司法、審計、信訪等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建立誣告陷害問題線索移送、辦理結果反饋等機制,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同時,通過媒體、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加強宣傳,對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曝光,持續營造濃厚氛圍,充分釋放“誣告陷害必有代價”的強烈信號。
為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沁陽市紀委監委聯合該市公安局、檢察院發布《關于發布懲治誣告陷害行為監督舉報方式的公告》,建立線索即時對接機制,實行線索專人登記、專項臺賬、動態管理。孟州市紀委監委全面起底涉及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的信訪舉報問題線索,重點篩查重復異常舉報件和已查否件,分析研判舉報人的動機、目的和可查性,精準鎖定涉嫌誣告陷害的問題線索。博愛縣紀委監委在查實線索的基礎上,為涉嫌誣告陷害的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案一策”、專人專辦,快速處置。
及時澄清正名 為干事者撐腰
近日,武陟縣紀委監委在該縣法院召開澄清正名工作會,對涉及該院干部田某權錢交易、枉法裁判等問題的不實舉報予以公開澄清,讓田某解開心結、如釋重負。
此前,在該縣法院一起案件審判中,當事人張某某因對判決結果不滿,遂多次對該院干部田某進行不實舉報。經查,張某某所舉報的問題均不屬實,最終其也受到相應處罰。
及時為受到誣告陷害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是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厚愛、激勵擔當作為的重要舉措。焦作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焦作市紀委監委關于懲治誣告陷害行為和開展澄清正名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暫行辦法》,對適用情形、啟動程序、澄清方式等方面提出具體化要求,通過完善制度機制,確保澄清正名工作職責清晰、權責明確、精準高效。修武縣紀委監委堅持“審慎規范、應澄盡澄”的原則,研究制定《常態化澄清正名操作指引》,建立“申請—溝通—研究—宣布—反饋”五步流程,構建起全周期閉環管理模式。
為扎實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焦作市紀委監委建立集體研判機制,經嚴格評估后認為符合澄清條件的,及時啟動澄清程序。堅持澄清失實具體問題、不對澄清對象作全面評價等原則,著力提升澄清正名工作的精準性。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為127名被誣告的黨員領導干部進行澄清正名。
在澄清方式上,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誰查辦誰負責”原則,在統籌考慮澄清對象本人意愿、問題類型性質、影響程度范圍等因素的基礎上,結合所在部門行業領域政治生態,靈活采取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精準規范、審慎穩妥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及時消除不良影響,最大限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開展暖心回訪 激勵擔當作為
“一開始我確實有點消沉沮喪,干什么都提不起勁,這次回訪讓我切實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和關懷。”前不久,一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面對回訪的焦作市紀檢監察干部感慨道。
如何讓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卸下心理包袱、輕裝前行?
焦作市紀委監委把常態化開展回訪教育作為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澄清工作暖心回訪機制,根據受到不實舉報干部的工作實際和特點,制訂個性化回訪方案,對其本人及所在單位開展“雙向回訪”,一方面回訪其本人,了解思想認識及個人訴求;另一方面回訪所在單位黨組織,從側面了解其具體表現和工作實績,及時掌握在受到不實舉報之后的心理和工作狀態,形成“核查+澄清+回訪”工作閉環,讓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感受到來自組織的信任和關心,真正實現正名“寬心”、回訪“暖心”。
溫縣紀委監委創新推行“澄清+回訪”雙軌并行機制,同步向信訪舉報人與澄清對象進行回訪,做好答疑解惑、教育引導。武陟縣紀委監委組織工作人員及時到澄清對象工作單位、家庭開展暖心回訪,及時了解澄清對象的工作表現、思想認識等,為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撐腰鼓勁。
“訪”掉思想包袱是開展好回訪教育的第一步,如何“育”出干事激情才是關鍵所在。
為積極營造鼓勵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焦作市紀委監委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改革創新激勵干部擔當有為容錯糾錯的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以紀檢監察機關擔當作為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等制度,精準研判容錯糾錯適用情形,建立事項清單,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孟州市紀委監委制定容錯糾錯實施辦法,明確7種不予容錯免責和11種可以容錯的情形,建立容錯事項備案清單、研判會商制度,真正為干事者撐腰鼓勁。馬村區紀委監委出臺《激勵擔當作為的十二條措施》《容錯糾錯適用情形》,制定容錯情形指引,明確15項容錯糾錯具體情形,對基層創新性舉措、應急性措施及時備案背書。
“我們將堅持懲治誣告陷害與澄清正名并舉,一手抓嚴懲誣告陷害匡正風氣,一手抓澄清正名鼓勵擔當作為,從源頭預防和減少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的發生,持續鞏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焦作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閆海波)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趙玉玲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胡玉成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加強誣告行為治理,對失實檢舉控告及時予以澄清,向誣告者亮劍、為干事者撐腰。
近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推動構建嚴懲誣告陷害、及時澄清正名、暖心回訪教育工作閉環,依規依紀依法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益,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著力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為盡責者負責,為探路者護航,讓有為者有位”的良好氛圍。
抓實專項行動 嚴懲誣告陷害
“這是嚴禁誣告陷害告知書,請您認真閱讀并簽字……”在焦作市紀委監委信訪室,工作人員正對來訪群眾進行訪前告知。
只見告知書上第一條就明確寫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監察對象的,依法予以處理。
告知來訪者注意事項,引導群眾依法理性反映問題,是焦作市紀委監委從源頭預防誤告、錯告、誣告等情況發生的一項具體舉措。
近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懲治誣告陷害行為的關口前移,在信訪舉報中心滾動播放懲治誣告陷害相關制度規定和案例宣傳視頻,制作信訪舉報誣告陷害告知書,明確信訪人權利、義務、法律責任及誣告陷害行為具體情形,并向每一名來訪人發放告知,進一步規范信訪舉報秩序,旗幟鮮明向誣告陷害者亮明態度。
“誣告陷害行為不僅嚴重干擾信訪舉報秩序,浪費執紀執法資源,污染社會風氣,更會極大挫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焦作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焦作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省紀委監委部署要求,持續深入開展懲治誣告陷害行為專項行動,聯合組織、公安、司法、審計、信訪等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建立誣告陷害問題線索移送、辦理結果反饋等機制,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同時,通過媒體、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加強宣傳,對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曝光,持續營造濃厚氛圍,充分釋放“誣告陷害必有代價”的強烈信號。
為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沁陽市紀委監委聯合該市公安局、檢察院發布《關于發布懲治誣告陷害行為監督舉報方式的公告》,建立線索即時對接機制,實行線索專人登記、專項臺賬、動態管理。孟州市紀委監委全面起底涉及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的信訪舉報問題線索,重點篩查重復異常舉報件和已查否件,分析研判舉報人的動機、目的和可查性,精準鎖定涉嫌誣告陷害的問題線索。博愛縣紀委監委在查實線索的基礎上,為涉嫌誣告陷害的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案一策”、專人專辦,快速處置。
及時澄清正名 為干事者撐腰
近日,武陟縣紀委監委在該縣法院召開澄清正名工作會,對涉及該院干部田某權錢交易、枉法裁判等問題的不實舉報予以公開澄清,讓田某解開心結、如釋重負。
此前,在該縣法院一起案件審判中,當事人張某某因對判決結果不滿,遂多次對該院干部田某進行不實舉報。經查,張某某所舉報的問題均不屬實,最終其也受到相應處罰。
及時為受到誣告陷害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是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厚愛、激勵擔當作為的重要舉措。焦作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焦作市紀委監委關于懲治誣告陷害行為和開展澄清正名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暫行辦法》,對適用情形、啟動程序、澄清方式等方面提出具體化要求,通過完善制度機制,確保澄清正名工作職責清晰、權責明確、精準高效。修武縣紀委監委堅持“審慎規范、應澄盡澄”的原則,研究制定《常態化澄清正名操作指引》,建立“申請—溝通—研究—宣布—反饋”五步流程,構建起全周期閉環管理模式。
為扎實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焦作市紀委監委建立集體研判機制,經嚴格評估后認為符合澄清條件的,及時啟動澄清程序。堅持澄清失實具體問題、不對澄清對象作全面評價等原則,著力提升澄清正名工作的精準性。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為127名被誣告的黨員領導干部進行澄清正名。
在澄清方式上,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誰查辦誰負責”原則,在統籌考慮澄清對象本人意愿、問題類型性質、影響程度范圍等因素的基礎上,結合所在部門行業領域政治生態,靈活采取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精準規范、審慎穩妥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及時消除不良影響,最大限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開展暖心回訪 激勵擔當作為
“一開始我確實有點消沉沮喪,干什么都提不起勁,這次回訪讓我切實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和關懷。”前不久,一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面對回訪的焦作市紀檢監察干部感慨道。
如何讓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卸下心理包袱、輕裝前行?
焦作市紀委監委把常態化開展回訪教育作為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澄清工作暖心回訪機制,根據受到不實舉報干部的工作實際和特點,制訂個性化回訪方案,對其本人及所在單位開展“雙向回訪”,一方面回訪其本人,了解思想認識及個人訴求;另一方面回訪所在單位黨組織,從側面了解其具體表現和工作實績,及時掌握在受到不實舉報之后的心理和工作狀態,形成“核查+澄清+回訪”工作閉環,讓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感受到來自組織的信任和關心,真正實現正名“寬心”、回訪“暖心”。
溫縣紀委監委創新推行“澄清+回訪”雙軌并行機制,同步向信訪舉報人與澄清對象進行回訪,做好答疑解惑、教育引導。武陟縣紀委監委組織工作人員及時到澄清對象工作單位、家庭開展暖心回訪,及時了解澄清對象的工作表現、思想認識等,為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撐腰鼓勁。
“訪”掉思想包袱是開展好回訪教育的第一步,如何“育”出干事激情才是關鍵所在。
為積極營造鼓勵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焦作市紀委監委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改革創新激勵干部擔當有為容錯糾錯的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以紀檢監察機關擔當作為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等制度,精準研判容錯糾錯適用情形,建立事項清單,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孟州市紀委監委制定容錯糾錯實施辦法,明確7種不予容錯免責和11種可以容錯的情形,建立容錯事項備案清單、研判會商制度,真正為干事者撐腰鼓勁。馬村區紀委監委出臺《激勵擔當作為的十二條措施》《容錯糾錯適用情形》,制定容錯情形指引,明確15項容錯糾錯具體情形,對基層創新性舉措、應急性措施及時備案背書。
“我們將堅持懲治誣告陷害與澄清正名并舉,一手抓嚴懲誣告陷害匡正風氣,一手抓澄清正名鼓勵擔當作為,從源頭預防和減少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的發生,持續鞏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焦作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閆海波)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趙玉玲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胡玉成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